醫師專欄
Articles

壓力山大讓你食慾大爆發

疫情延燒、社區感染疑慮、股市一片綠、加上昨天大停電,這週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,讓大家情緒上不免感到壓力倍增,很多人因為恐慌開始搶購物資,囤酒精、囤口罩、囤食物,高漲的情緒壓力也會影響我們正在減重的計畫,讓你不知不覺用吃來安慰自己。

影響減重成功的因素除了生理層面之外

#心理狀態與環境因素也是不容小覷

今天我們來談談

#情緒壓力與減重

#你是真餓還是情緒上的餓?

一般來說,#生理上的飢餓是身體真的迫切需要能量,這種情況並非突如其來,而是長時間未進食,可能伴隨肚子咕嚕叫、血糖過低等現象,提醒你需要吃東西補充能量。

而情緒性的飢餓就不太一樣,沒來由的食慾讓你突然很想吃東西,而且渴望特定的食物。(下午想吃甜點或蛋糕、晚上想吃泡麵或鹹酥雞)

很多人有類似的經驗,當心情低落時會想吃甜食或高熱量的食物抒發壓力。

情緒化飲食帶來的愉悅及滿足感,通常過不了多久就容易被懊惱情緒所取代。(吃完宵夜感受最深!)

高熱量食物提供我們心理慰藉,讓心情由陰轉晴,可是如果經常性靠食物紓壓,每當心情不好或壓力大時就大吃大喝,代表你可能無法分辨真正的飢餓感,而是任由情緒左右你的食欲。

#壓力與情緒困擾容易導致情緒性肥胖

根據研究,短暫的壓力會抑制食欲,但 #長期處在壓力下會刺激腦部分泌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,抑制胰島素作用。

細胞因為養分不足而向大腦發出飢餓訊號,#刺激大腦提高攝取碳水化合物的慾望,同時蛋白質與醣類也會轉化脂肪,增加體內脂肪量。 這也是為什麼長時間在高壓狀態的人,減重時相對來說比一般人辛苦。

#壓力#是情緒性肥胖的隱形殺手,長期的壓力會影響荷爾蒙失調,使得飢餓感增加,而且讓人更渴望重口味、高熱量的食物。

有些人會透過吃東西抒發內在壓力,但是很快地就會因為攝取過多熱量而感到懊悔,還要面對體重增加的焦慮,嚴重一點的還會導致飲食行為異常-由於無法控制對食物的渴望,暴飲暴食後利用節食、催吐、服用瀉藥等極端方式,以此消除多餘的熱量及內心的罪惡感。

#情緒越糟越想吃 #越吃越胖又更氣

情緒性肥胖與飲食內容密切相關,當情緒性進食發生時,吃東西會不自覺地攝取過量食物而且難以察覺到飽足感,加上 #特别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,長期下來不僅無法成功控制體重,反而因為體重增加而陷入更深的情緒困擾,感到壓力大就想吃、越吃越胖、越胖情緒就越差,再加上高糖、高鹽、高油脂的飲食內容,不僅離減重越來越遠,對個人的健康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
#如何分辨是否陷入情緒性進食

減重時伴隨的精神壓力 #減重的孤獨感 #瘦不下來的焦慮 #人際關係緊張 #擔憂外表而自卑,以及身體不適 #忍受飢餓感#虛弱與無力 #運動後的疲勞,都很容易使人產生焦慮不安。面對這些壓力與不舒服,單靠個人意志力是很難撐過,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用吃來發洩。

當你發現最近經常地想吃東西,閒來無事就想拿點零食往嘴裡塞,甚至放任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飲食上沒有節制而是隨心情而定,其實這就是情緒性飲食。

當我們感到焦慮、傷心、生氣、憤怒、無聊、寂寞,或是生活上經歷特殊事件,例如戀愛、分手、升職加薪、工作壓力等,大多都會藉由吃來抒發情緒。根據調查,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情緒性進食的行為。

#避免情緒性進食可以這麼做

規律進食時間: 依照個人作息訂出規律的進餐時間,察覺什麼是真正的飢餓感

釐清問題根源: 找出壓力來源,正視問題所在,適時尋求專業協助,讓生活均衡穩定

選擇緩衝食物: 突然很想吃東西時,選擇低熱量高飽足感的食物,例如: 無糖豆漿、水煮蛋

轉移想吃的慾望: 找出「吃」以外的其他活動,找人聊天、散步走路,轉移只靠吃來抒發。

減重除了要面對生理層面的改變,也不要忘記關注心理需求

壓力與情緒困擾引起的情緒性進食及肥胖問題,如果擔心自己意志力不堅而自暴自棄,不妨與家人朋友一起進行,彼此互相督促和鼓勵。

若情緒的問題難以紓解,應該尋求專業的醫師及心理諮商協助,協助你釐清壓力源頭,一起找出問題解決方法,才能真正改善情緒性進食!

#最近壓力真的山大
#分辨真餓還是大腦覺得你餓
#突發的食慾可能是情緒性肌餓
#找出其他活動轉移用吃來抒發壓力
#疫情期間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
#原美學診所
#享瘦是變美的第一步
#LessWeightMoreBeauty